阿里巴巴從18人的創業團隊,到目前全球員工超過十四萬人。如此龐大的人才體系,依靠的就是“阿里政委”的支持與組織。阿里政委也一度成為HR行業中地位最高的一批代表,從某招聘APP上看到的數據:
HR崗位的平均薪資達到3萬元以上,更不用說高級別“政委”同學的薪資更是高于普通行業的HRBP。
從阿里離職的政委也是各大互聯網公司的香餑餑,薪資更是翻翻。業內頭部行業從業者也表示:高水平的HR非常吃香,最搶手的是阿里政委。阿里政委體系工作流也是各個層級的HR同仁爭相學習的內容。
很多企業的HR,在工作中,都作為中后臺的服務和支持類崗位,似乎在企業發展的推動上,并沒有什么重要的作用。但阿里巴巴的HR同學卻是出了名的地位高,因為他們不僅僅需要“懂業務”,而且需要“賦能業務”,幫助業績提升,推動企業增量。
01 緣起:阿里巴巴開始政委的原因
2005年,阿里開始實行政委制度。當年阿里巴巴最大的盈利產品“中國供應商”業務發展迅速,便出現了管理者不夠用的困難。業務發展速度遠遠快于組織發展,管理者的培養時間遠大于業務增長周期。
一般情況下培養一個管理者的時間為2年,在“中供”飛速發展的時代,半個月可能就需要組織一個新的區域銷售團隊,這時已培養的管理者數量不夠用,新上任的管理者可能對“用人”方面沒有感知力。便產生新團隊內的團隊凝聚力不夠,產生員工離職情況,留不住員工。
任何業務的成長都需要基于組織的健康,只有穩健的培養人才,培養組織能力,才能使業務可持續性發展。
所以,阿里做出了重要的選擇,決定建立政委制度。
(亮劍、歷史的天空劇照)
當時有兩部很火的電視劇《歷史的天空》和《亮劍》,“政委”體制的命名就是由此而來。電視劇里趙剛的角色,就是對政委形象的詮釋,從剛到組織里不受待見,李云龍認為他是書呆子,不會打仗。到后期親自下戰場狙擊日本人的時候,獲得了隊伍的信任。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身入業務中,要懂業務。
02 定位:政委的能力畫像與四大角色
和傳統的HR相比,阿里政委最大的差異是他是貼在業務一線跑的,需要非常了解業務組織和客戶。
政委的定位其實類似大型企業中HRBP的角色,但在阿里內部,HRBP又被稱為HRG,即HR Generalist.
政委能力金字塔模型
識人心,懂人性:
能把握團隊的味道和走向,能設計有效的團隊溝通機制,陪伴和跟隨團隊成長,能促進“上下同欲”
問題的分析與解決:
了解業務并有自己獨立理解、思考與判斷,能保持對業務的敏銳度和戰略思考能力,能通過人力資源方案提供落地支持
HR的專業知識:
掌握HR專業知識和技能,對各個HR專業模塊有一定的理解,能針對問題提供并實施有效的人力資源解決方案
懂業務邏輯:
擁有建立信任、影響和咨詢的能力,能夠幫助業務分析診斷組織和人才發展等方面的問題,影響業務作出正確決定并推動業務去實施
客戶感知,客戶導向:
以客戶第一為視角,擁有同理心,將客戶的問題作為最終的問題,并提供使客戶滿意的解決方案
內部的系統流程:
熟悉組織內部流程,高效完成員工的訴求,并落實到系統中解決問題
2005年政委建立之初的四大角色
· 關于“人”的問題的合作伙伴
· 人力資源開發者:人力資源的增值
· 公司與員工之間的“同心結”和橋梁
· 公司文化的倡導者/貫徹者/詮釋者
2015年,10年后的政委四大角色轉化為:
懂業務(理解業務邏輯,從業務視角看組織)
· 堅守對客戶價值的理解和實現的信心,有業務判斷力
· 能識別業務關鍵問題并推動變革
· 能與業務搭檔有業務對話的能力
促人才(人才結構的升級和增值)
· 能識別和判斷人才
· 促動關鍵人才的成長與發展
· 搭建人才梯隊,推動業務用好人
推文化(公司文化價值觀的傳遞和守護)
· 自己有使命感,發心純正,自我驅動
· 愿意為了正確的事情竭盡全力去做
· 眼中有人,心中有愛,手中有尺,有影響力
· 對團隊核心文化有判斷力,并能勇敢的推動和解決
提效能(提高團隊人效產出)
· 推進和優化業務架構與流程,減少內耗
· 促成清晰的工作目標,建立配套激勵機制
· 提升跨團隊協同,網狀的溝通效率
· 本質是通過生產關系反向促進生產力的飛躍